主办方:合作
官方网站:
虾又称长须公、虎头公、曲身小子、海米、开洋等,按出产来源不同,分为海水虾和淡水虾两种。龙虾、对虾、明虾、基围虾、琵琶虾都是海水虾,河虾、草虾、小龙虾都是淡水虾。
虾的肉质肥嫩鲜美,食之既无鱼腥味,又没有骨刺,老幼皆宜,备受青睐。海虾中又以对虾的味道最美,为食中上味、海产名品。
虾的吃法多样,可制成多种美味佳肴。虾肉历来被认为既是美味又是滋补之妙品。
【营养成分】
虾含有丰富的蛋白质,是鱼、肉、蛋、奶的几倍到几十倍,其可食部分的蛋白质占16%~20%。若论蛋白质含量的多寡,对虾居首,河虾次之。
虾还富含脂肪、碳水化合物、谷氨酸、糖类、维生素B1、维生素B2、烟酸、氨茶碱、维生素A等,其中谷氨酸含量最多,鲜味即由此而来。
虾还含有铁、钾、碘等矿物质。
【食疗功效】
虾的肉质和鱼一样松软,易消化,不失为老年人食用的营养佳品,对身体虚弱以及病后需要调养的人也是极好的食物。
虾肉甘温,有补肾壮阳、通乳汁、脱毒之功效,可治阳痿、产后乳少。
虾的含钙量居众食品之首,还富含磷,对儿童、孕妇有补益功效。虾对一般人也具有强大的补益功能,久病体虚、气短乏力、不思饮食者,可将其作为滋补食品。
虾可治腰疼、腿软、筋骨疼痛、失眠不寐,以及丹毒、痈疽、臃疮等症。虾中含有的微量元素硒,能有效预防癌症。
虾中含有丰富的镁,经常食用可以补充镁的不足。镁对心脏活动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,能很好地保护心血管系统,它可降低血液中胆固醇含量,防止动脉硬化,同时还能扩张冠状动脉,有利于预防高血压及心肌梗死。
有科学家发现,虾体内的虾青素有助于消除因时差反应而产生的“时差症”。
虾皮中含钙量很高,孕妇常吃虾皮,可预防缺钙抽搐症及胎儿缺钙症;老人常食虾皮,可预防因缺钙所致的骨质疏松症。虾皮还有镇静作用,常用来治疗神经衰弱、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诸症。
虾子(虾卵)又名虾春,含高蛋白,助阳功效甚佳,肾虚者可常食。
【饮食宜与忌】
每餐30~50克。中老年人特别适合食用。
虾的吃法多样,可制成多种美味佳肴,如葱花虾、辣椒虾、炒虾仁、清蒸虾、盐水虾、虾馅馄饨或虾馅水饺。利用小虾或软壳虾,调以韭菜、面粉制成的油炸虾饼,是令人垂涎的美味佳肴。
虾肉虽鲜美,但多食易发风动疾。虾为发物,有宿疾者或阴虚火旺之人,不宜食虾。
某些过敏性疾病的患者忌食,如过敏性鼻炎、支气管炎、哮喘、过敏性皮肤病患者。食虾起疹块为过敏反应,可用中药苏叶15克,水煎服之。
腐败变质的虾仁忌食,虾色发红、身软、掉头,尽量不要吃。虾背中的虾肠应挑去不吃。
【食疗方】
◆韭菜炒青虾
韭菜100克,青虾50克,炒食。
功效:用于肾虚阳痿。
◆炒虾腰
虾仁50克,猪肾1个,调以酒、姜、葱、盐等,炒食。
功效:用于肾虚腰膝酸痛。
◆虾米酒
鲜虾米100克,调以料酒,煮汤食,或佐以猪蹄汤。
功效:用于产后乳汁不下及乳少,食后其乳如泉。